导读:社会中比较常见的诈骗方式就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类型有很多, 123律师网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电信诈骗的类型有哪些呢?电信诈骗的特点有哪些等知识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电信诈骗的类型 电话欠费、刷卡消...
导读:社会中比较常见的诈骗方式就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类型有很多, 123律师网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电信诈骗的类型有哪些呢?电信诈骗的特点有哪些等知识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电信诈骗的类型
电话欠费、刷卡消费、通知退款、虚假中奖、低价购物、汇钱救急、引诱汇款、彩票特码等等
一、电话欠费
不法分子冒充电信部门工作人员、警务人员致电事主,告知其身份信息被冒用捆绑了欠费电话及银行账户,涉嫌洗钱,事主可能被判刑。有的事主急于澄清自己,便将电话号码及存款情况告知不法分子。此类诈骗多使用019、00019开头的网络电话或“一号通”捆绑的电话。
二、刷卡消费
不法分子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其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刷卡消费,并提供查询电话。用户如果回电,即被告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应到ATM机上进行加密操作,逐步被引入“转账陷阱”。
三、通知退款
不法分子冒充税务局、邮政局、银行等部门工作人员,谎称要进行退税、退多收款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存到其指定的银行卡。所用号码多为00019*(国际IP电话),其提供的电话号码一般为4006*付费电话或铁通“一号通”电话。
四、虚假中奖
不法分子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以兑奖须交所得税、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为由,指引受害人将钱汇至其提供的账户。
五、低价购物
不法分子向受害人发送出售二手车等虚假信息,并以先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才能进一步办理为由,要求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六、汇钱救急
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骗使受害人关手机。关机期间,对方以医生或警察的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入院,正在抢救,或谎称受害人遭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实施诈骗。
七、引诱汇款
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入对方账号。
八、彩票特码
不法分子拨打“响一声”电话或群发短信,谎称只需向指定账户汇入钱款,即可为彩民、股民提供中奖号码或内线消息,以此骗取钱财。目前,此类诈骗在城乡接合部或农村地区有较大的诱骗性。
九、猜猜我是谁
不法分子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根据受害者说的人名冒充该人身份,并声称要来找受害者,当受害者相信以后,再编造“嫖娼被处理”、“住院急需钱”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十、骗取话费
不法分子拨打“一声响”电话,或以短信形式要求受害人拨打电话收听点播歌曲,受害人拨打指定号码,就产生高额的话费。
十一、冒充领导
不法分子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
十二、高薪招聘
不法分子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以此骗取钱财。
十三、假冒熟人
以熟人或模仿熟人的语气和口吻,给你打电话和发短信。大多都会冒充老邻居和老同学,先让你猜猜他是谁,然后一点点的套你的话。得到信任后,再进行诈骗。
电信诈骗起诉标准
电信诈骗,是指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定诈骗罪。
具体的立案标准由 院司法解释确定,达到“数额较大”时即应立案。
《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了立案量刑标准:
根据《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条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 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的处罚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电信诈骗的特点有哪些
(一)调查取证难。在侦办以往的诈骗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对嫌疑人体貌特征等待定的侦查方法确定犯罪嫌疑人。而电信诈骗犯罪仅是通过使用通信工具与受害人进行联系,双方不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受害人对嫌疑人的了解 于电话号码、银行账号等,不掌握嫌犯体貌特征和其他痕迹物证,难以通过传统对比的方法确定作案者。
(二)作案方式信息化。嫌犯借助计算机、电话等,通过互联网服务器,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方法网络电话等技术手段,批量群发短信群拨电话,诱导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汇资金,随后通过网银系统在短时间内转存,再利用自动柜员机多出分散提现,给案件调查、嫌犯控制、赃款追缴带来较大困难。
(三)作案形式集团化。电信诈骗多是团伙作案,一是有一套为诈骗网络平台提供技术服务的人马。诈骗犯罪团伙往往在境外租赁服务器,依托不法运营商在互联网上提供的诈骗网络平台作案;二是有一班专门拨打诱骗电话的人马。诈骗犯罪团伙在境外设立窝点,组织一班人员专门拨打诈骗电话和群发诈骗短信等;三是有一批外围人员负责转取赃款。这三部分 人员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相互配合,呈现明显的集团化特征。
(四)作案目标广泛化。电信诈骗作案分子往往在某一时段内集中向某一号段或者某一地区拨打电话、发送短信,侵害对象除地域集中外,无其他特定条件,受害者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受害面广泛。
(五)赃款流动快速化从银行转账汇款到对方账户资金到账往往只需要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实施诈骗成功后,嫌犯会在资金到账的 时间,通过网络银行进行赃款转移,并按照ATM机提款上限分解到众多银行账号中,然后迅速组织人员体现。若受害人未及时发现受骗,很难在提现前采取冻结支付等控制措施。
(六)社会危害巨大化。一方面,由于电信诈骗对象具有广泛性,受害群体大,对整个社会都构成严重危害;另一方面,其诈骗数额巨大,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数千万元,使受害者蒙受巨大的损失,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对社会的危害极大。
